再生能源有哪些?以色列新創落地台灣,為何選擇「用海發電」
郭逸
2024-10-07
賴政府宣布再砸9000億元進行第二次能源轉型,大力發展再生能源,除了為人熟知的太陽光電、離岸風電,台灣四面環海,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,「海洋能」也是其中一個選項;台灣的以科國際聯手以色列的ECO WAVE POWER,將設置台灣首個波浪能示範案場。靠「海」發電,潛力看似無限,但該如何實現?創辦人伊娜.布瑞弗曼(Inna Braverman)說分明。
台灣的再生能源發展,未來有機會靠「海」發電?
2024年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,10月4日在南港展覽館二館熱鬧展開,除了大眾熟知的太陽光電、離岸風電、儲能系統,展館四樓一隅,「海洋能」廠商的攤位也備受關注,前經濟部長王美花都特地到場參觀。
在這些廠商中,投行界名人黃齊元所屬的聯達行尤其受矚,旗下以科國際與以色列「ECO WAVE POWER」簽署採購合約,將在明年完成台灣首個海洋能示範案場;ECO WAVE POWER創辦人伊娜.布瑞弗曼(Inna Braverman)也造訪台灣,在智慧能源展會上向參訪民眾一一介紹。
根據國際能源總署(IEA)2020年的統計數據,全球海洋能市場產值達7.6億美元,還可能持續攀升。台灣四面環海,海岸線長達1566公里,但用「海」發電,真行得通?事實上,台灣已經制定政策藍圖,2050年要設置7.3GW的海洋能,足證以科為何找上ECO WAVE POWER,透過「台以合作」,提早進場搶食這塊商機大餅。
2024年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,前經濟部長王美花特地到場參觀「海洋能」廠商的攤位。黃菁慧攝
以色列企業發展波浪能,創辦人曾死裡逃生
《遠見》取得機會,和忙碌的布瑞弗曼深聊海洋能發展。經過馬拉松式的介紹,稍歇後,她提到海洋能大致可分為潮汐能、波浪能、洋流能、溫差能及鹽差能,ECO WAVE POWER選擇推動波浪能,從展場的模型可以看到形狀如挖土機的設施,靠著在海上載浮載沉的動力就能發電。
「我相信波浪能在所有再生能源技術中,是最具潛力且最有正面影響的,因為根據世界能源理事會(WEC)調查,波浪能可以產出目前世界上的兩倍電力,而且是零污染、最乾淨的綠電。」布瑞弗曼自信十足地說。
眼神裡流露的堅定,令人堅信布瑞弗曼致力發展波浪能的決心;這股意識,來自於她出生時,一段艱辛的歷程。
1986年發生的車諾比核災,四號反應爐發出令人驚恐的爆炸轟隆聲,輻射雲噴發至歐洲上空,在許多人心裡烙下一記難以抹去的傷痕。當年,布瑞弗曼出生在烏克蘭鄉村的小鎮,核災發生時,她只有兩週大,因為吸入過多危及生命的有害物質而瀕死,所幸身為護理師的母親不放棄,不斷實施人工呼吸,她才甦醒過來。
「這是我獲得的第二段人生!」布瑞弗曼回想這段往事,雖然沒有記憶,仍心有餘悸。
在襁褓中沒有應允死神的招手,布瑞弗曼隨後跟著家人移居以色列,在成長過程中,不斷想著自己可以為地球做些什麼。雖然大學修讀政治學和文學,和海洋能毫無連結,但畢業後在一家再生能源公司擔任翻譯期間,成了她的海洋能啟蒙。
Commenti